自律这个词在现在生活中经常被提及。大家几乎都认为自律一定是好的,一定是通往成功人生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可是,正是由于自律不易做到,所以我们才会如此追求这种状态。你有多想将自律坚持下去,就有多少让你放纵的理由产生。比如,你想每天早起,可是有一天你会说,天气太冷,被窝太暖和,或者是早起没事做等等理由打断你的计划。于是当某一天你再回看你的计划时,你觉得受到了挫折,刚重新提起的勇气又被打消了。再比如,你坚持每天看一个小时的书,可是有两天因为工作忙需要出差等等条件不允许,你的计划又被打断了。于是你可能又会觉得坚持一件事好难,偶尔放纵一下也没啥,就这样你在自律这条路上越走越偏。那么自律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真的是每周坚持做什么,每天坚持做什么,甚至是每时每分做什么吗?可以看下下面这张表,可能你也做过这样一张精确的“自律生活操作指南”表。

一张难以实践作息表=形同虚设

1、自律是一个粗粒度的时间表。

这份生活计划就是十分细致的,看上去是不是相当完美?那么这样严苛的作息表,我们真的能一直践行下去吗?我相信,当你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这样的作息完全是反人类的行为。过于细致的作息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无法达成,而你的信心也会在一次一次的“违约”后被消磨殆尽,最终你会放弃自律。因为当你处在一个被绝对桎梏的生活节奏中时,你的本能反应是排斥它,然后逃离它,于是这个所谓的完美生活作息表其实就成了一个废物。

自律成就自我

2、自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究其原因,自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为了达到自律这个目的去坚持做一件事是很难的,但是带着自律去达成一个阶段性小目标却是实在可行的。比如,你要考英语四级,所以你给自己制定一个两个月完成4级考试的目标,然后给这对这个目标给自己制定一个自律的作息表,在两个月内完成这个目标,但记住作息表不要精确到小时。

学会原谅自己

3、自律要有容错心理预期

即使你的时间表已经足够粗粒度了,仍然会出现“违约”的时候。那么你的心态可能就会发生变化,一次,两次,你就会彻底放纵自己。其实,这是很多人无法自律的原因,比如坚持健身的时候偶尔吃了快餐食物或者一周的读书打卡某一天断打了,于是就怀疑是否还有必要坚持做下去。所以我觉得要对自律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不应被偶尔的小插曲打乱我们的计划。

最后修改:2024 年 10 月 29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