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这本书,增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全书读完后,我对贫穷这个词又多了一些启发。
贫穷的本质一书揭示了穷人的经济生活,使我们看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中的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穷人能实现什么,他们在哪些方面需要一些助力,以及他们为什么会需要这些助力。书中通过举例描述穷人的生活及他们相应的选择,使得所有深处贫穷之境的人能够通过一个客观而又超然的视角审视和反思这些发生过的或即将发生的事。
关于书中的几个有意思的地方跟大家分享下:
1、书中多次提到“贫穷的陷阱”一词是这样描述的,经济学家大致给“贫穷的陷阱”下了这样的定义,举例如下,由于你处于贫穷状态,导致你接触的资源变得更有限,自己及子女的教育学习也会更贫乏,就会在本钱不足疲于应付生活的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贫穷。其实也对应的就是“飞轮效应”,当轮子在持续足够的力下会越转越快,相反就会越来越慢。然而本书的作者却给出了不一样的见解,普适性的答案并不一定针对所有的穷人,有些人当下面临的可能是伪贫穷陷阱,如政府会推出很多帮扶、援助等政策,这一点对于很多人来说相当于给了一个在湿的路面上滚雪球的机会,再比如很多私营机构也会推出一些救助活动,从各个方面来说,身处这个社会的所有人都在享受着这种福祉。关键点在于,有些专家、援助者及当地政策制定者的思想、无知及惯性常常导致了政策失败,有些援助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作者对此讲了几个生活案例。
1、饥饿人口已达到10亿?
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埃塞俄比亚饥荒,以及21世界初期的印度,确实能让人将贫穷和饥饿联系在一起。然而饥饿的确存在于当今世界,但只是人类食物分配方式的一种结果,绝对的食物匮乏并不存在。书中提到的两个例子分享给大家:
1、书中对贫穷家庭关于“脸面”问题这样描述,他们虽然贫穷,但是仍然会花很多钱来置办婚礼、嫁妆、洗礼等,这很可能是怕丢面子的结果。在南非,在大量老人及婴儿出现死亡的时期,人们制定了葬礼应花多少钱的社会规范。根据传统,人们只需将死去的婴儿简单埋葬,但要为死去的老人举办隆重的葬礼,葬礼所需费用为死者一生的积蓄。上面两点其实也是心理贫穷的问题,他们不会太在意如何摆脱贫穷而会更在意面子问题,或者所谓传统习俗的问题。
2、书中还提到基于营养说的“贫穷陷阱”,工人在强体力消耗下也是可以很容易通过日常食物获取干活所需的营养的,相反儿童妇女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导致孩子在子宫内或童年早起无法吸收充足的营养,这导致了长期以来的蠕虫病,这可能才是源头。而很多食品政策只停留在这样一种想法上,即穷人需要的只是便宜的粮食。
2、提高全球居民健康水平容易吗?
书中举了消毒剂的故事,简言之就是,使用净化水的消毒剂,还有糖和盐这些廉价的东西就可以预防痢疾,而痢疾的治疗需要花费昂贵医药费。人们并不是不关心他们的健康,而是没有把钱花在更适合的地方。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提到了“脆弱的信念与必要的希望”,说穷人之所以会坚持那些看起来漏洞百出的信念,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在他们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希望变得至关重要。比如,较之发烧或痢疾这样的疾病,穷人为一些有可能致命的症状(如胸痛、尿血)而去看医生的概率要小得多。胸痛可能会发展成博帕病,有人坚信博帕病是由鬼魂引发的,因此应由传统医生来治疗。所以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我们正真的优势在于,很多东西是我们再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我们住在有自来水的房子里,不用想着每天造成往水里加消毒剂。下水道自行运转,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是怎样运转的。
3、全班最优
对于大多数贫穷人口来说,教育可能是相对公平的。无疑例外的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受教育,总比不受教育要好,然而很多由政府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教育,只会浪费资源,是吧?例如有了孩子,原本可以上公立学校,但他们,经常逃学,最终母亲放弃了让他们上学的打算,从全球开展的各种调查显示,儿童辍学率在14%~50%之间,科学并非因为家里出现了紧急情况,有时可能是健康原因,还有,对于父母及其子女来说,他们放弃了收入及劳动市场经验,有更大的价值,因为十几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干活挣钱了,市场的供需关系,也在影响着穷人如何,面对教育的问题,相对于,长期的教育的回报,他们更重视,眼前的利益,基于以上几点,教育观念的重塑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服务理念,也应该能够向每个孩子提供机会,而并非他们想要的那些学生(本身优越,或者有学习天赋的)。
4、帕克.苏达诺的大家庭
居高不下的生育率,也是使穷人陷入贫穷陷阱的一种原因。例如,埃塞俄比亚妇女,的总生育率为每个妇女生6.12个孩子的总生育率为每个妇女生6.12个孩子,其贫穷程度是美国的51倍。而美国的总生育率仅为2.05。因此最有效的人口政策或许就是,,让人们觉得没必要生很多孩子,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例如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或金融业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受益于退休金,这会导致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或许还会减少歧视女性的现象。
5、慈善机构
对于成人来说,冒险不可避免,他们常常自己做的小生意,或是经营农场,或是做零工,基本上得不到,任何经验,在这样的生活中,一场不好的突变,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穷人就像对冲基金经理-他们的生活充满了风险,并非只有业主或农行才需要承担收入风险,对于成人来说,按天计算工资的零工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那么小额保险,此时,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看到保险的好处,感受到这一市场的繁荣。
6、贷款给穷人:不那么简单的经济学
穷人很少向正规的机构借钱,同时银行也会拒绝贷款,,这并不是说,银行歧视这些穷人,而是他们的监管和征信系统,无法更准确便捷的获取借款人的信息。因此发展中国家,推行,小额贷款可以有效的,补足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