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自己的健康,人生才能长赢

1、健康饮食

如果出于健康和营养的需要而过度控制自己,会不会失去了人生的乐趣?会不会让吃喝本身变成了一种纠结和心理负担,甚至成了一种折磨?养学家们对此早有建议:在追求健康饮食的过程中,你并不需要每一餐都严格按照标准来做。因为即使是世界上最顶尖的运动员,也并不是严格控制自己每顿饭的。一般来说,他们每周会给自己规划一到两顿的“放纵餐”,允许吃任何自己想吃的食物,比如冰激凌、炸薯条、汉堡等。

从饮食角度来看,当前国人肥胖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营养摄入太单一,而且偏向于高热量食物。

一份健康食谱应该遵循“七三原则”,也就是70%的蔬菜搭配30%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好脂肪。

营养餐

脂肪:在大多数人眼里,脂肪就是胖和不健康的代名词,常常会被敬而远之。但事实上,必要的脂肪对人的健康是有益的,重点在于你到底选择哪种脂肪以及摄入量是否合理。我则根据自己的“能量金字塔”,把食物中的脂肪分为“好的脂肪”和“坏的脂肪”。好的脂肪(比如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血脂、清理血栓、增强免疫力、提高视力和补脑健脑等作用,很多植物性脂肪如大多数的坚果、牛油果等,就属于好的、优质的脂肪;而坏的脂肪(比如反式脂肪酸)则会让血胆固醇指数升高,那些油炸或深度加工的食品多数情况下都含有坏的脂肪。

烹饪方式:我们应该遵循“尽量不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素”这一重要原则。蔬菜生吃或轻度烹饪是最好的;肉类则应清蒸、水煮或者电烤,尽量避免油炸。

进餐频率:一天可以分5-6次进食。这样一来,身体每隔两三个小时就会有能量吸收进来,更重要的是,不会因为两餐之间的间隔太长而一次性吃得太多。尤其是晚餐过后,人的运动量大幅减少,过量饮食之后如果没有太多的消耗,就很容易堆积脂肪,导致发胖。

早餐08:00 、补餐10:30 ~ 11:00、午餐12:30、补餐15:00 ~ 15:30、晚餐18:30

好吧,我承认,上面的进食频率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但是当我们有意识地尽量按照这个标准执行的时候,情况就已经在变好了。

2、终身运动

健身运动

研究表明,坚持规律运动的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概率,仅仅是缺乏锻炼的人的十分之一。运动与工作同等重要,从科学角度看,运动会激发人体分泌一种叫胺多酚的物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人体补充更多的精力,使人在运动之后感觉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疲累,反而是更有精力。这也就是大多数人在做完运动以后会感觉精神爽利的原因所在。

管理情绪,不做情绪的奴隶

1、读懂自己的情绪

你或许已经意识到,情绪主宰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处事态度,再到人际关系,大到人格养成。情绪不是我们习惯认为的主观事物,而是富含科学内容。只要有负面的“情绪诱因”,就把它记录下来,并且思考它到底从何而来,探究这个“情绪诱因”。作者在书中举了三个例子,并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给自己“种”下了这些情绪诱因,但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意识到它们如何形成和已经形成,成年之后面对自己的情绪反应,往往直截了当地解释为“我的情绪本来就这样”,这样就陷入了周而复始的“情绪循环”当中。

情绪

2、学会改善情绪

沮丧、无奈、愤怒、恐惧、内疚、怨恨、自暴自弃……尽管情绪多种多样,但负面情绪对我们产生的影响都是相似的。情绪会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判断,经验也会犯错。当问题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常常就只能给我们一个“死循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了解了别人的遭遇后,我们更能认识到——程序是可以改写的。通过系统学习、科学认知和不断实践运用,我们能对自己的情感有着更好地认识、管理和运用,更可以借助这个流程来管理别人和影响别人。

方法一、行动起来

当我们沮丧或不开心时,肢体形态往往是头低下来,背有点驼,整个人会有些蜷缩。但如果我们心情好时,肢体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胸会挺起,头也会不自觉地昂起来。同样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很少处在积极的运动状态之中;当你运动起来或全情投入另一件事时,心情自然会慢慢改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情绪是受自身动态影响的。所以不同的情绪会影响到自身的行为,而相反的,当我们以积极的行动处世时,好的情绪也会被带入进来。

方法二、找到心锚

举个例子,比如心跳加快,胸口开始膨胀,或者太阳穴发热等;当你找到这个特别的感觉之后,就用自己的手碰一碰这个部位,作为以后调动这种情绪的一个仪式性动作。这种做法被称为“心锚”,是指为自己设立一个情绪上的锚,然后将它刻在记忆里,再体会身体某一部位的特殊反馈。等到你下次需要调动这种情绪的时候,只需要将手直接触碰这个部位,就可以将这种情绪调动出来,而不需要再花很长的时间去重复过去的步骤。

塑造创富思维

这个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在狩猎采摘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一万年都不会有什么大变化;在农耕时代,我们的经验可以上千年都管用;在工业时代,短短一百年间我们就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而到了信息时代,我们可能感觉天天都有变化。到现在,我们别说做三十年的规划,可能五年之内会发生什么事情都看不清楚了。所以,就算我们继续求稳,这个稳定的期限其实也越来越短,传统的求稳已经渐渐失去了意义。那么,如果我们“与时代共生”,随着变化而变化,达到一样的频率,也就形成了另一种“稳定”。

创富

1、了解理财师

创富和理财是一对无法割离的“双胞胎”,而最擅长理财的莫过于一个好的理财师了。理财师这一职业在美国至今才走过七八十年。无论哪一种理财师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从业资质。在执业过程中,理财师也需要接受金融行业管理局(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简称FINRA)的考察和监管。一般来说,大型金融机构会专门设有监管部门,对自己雇用的理财顾问进行定期巡查;而独立理财师一旦被发现违规操作,就会面临被勒令停业的风险。

2、分清事业执行与事业拥有

两者的差别在于,事业执行者“需要不断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事业拥有者“享有公司带来的利益,不用工作也能有所产出”。而造成很多人破产的原因之一,便是不能很好地把这两个身份分开。对创业者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当公司的发展趋于平稳之后,你需要逐步将钱投入到“事业拥有者”那个部分。这样一来,就算作为“事业执行者”,你在未来遇到了一些困境,比如个人离职、资本入侵甚至公司破产,也能保护个人财富,为今后的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撑。

由于自己的理解有限,可能会出现“断章取义”或者“三纸无驴”的情况,请大家谅解!如果读完有所感悟,或者对其中的观点有不同的见解,还请阅读原著《终身成长》。

最后修改:2024 年 10 月 29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